過去十多年在教會委身事奉當義工,自義認為「助人為快樂之本」。既是會友協助牧師是理所當然。
最近大哥和細妹先後精神病復發,既要照顧花甲之年的母親,亦經常告假約見主診醫生、社康護士、社工、社署職員跟進安排。疲累和憂慮令我轍夜難眠。人間友情下遇上香港唯一的一間非牟利機構 – 「愛協」,那些義工導師是自費上課和實習,恆常與精神復康者和家人聚會。我在接近情緒崩潰時得到導師的開解和禱告,參加了一些講座,如何與情緒病的家人相處,連藥物的副作用,異常行徑的原因,如何引導病者讓家屬走出陰霾。
多年來的折磨,缺乏溝通。講座上醫生叮囑,切記用常人的思維去面對和回應復康者,抽離一些,多些讚賞,包容和體諒。家人我們没法選擇,但有幸我們仍有體力和心力去愛、去關懷。那些義工導師花了大半生仍堅持留下,機構連一支蒸餾水也無資源去回報。因為職員仍面對八折人工,義工既是出錢、出力,付出時間去服侍。從無放棄沿於一份「愛同行」的負擔。
政府在精神病人資源上投入多少責任呢?能堅持繼續這團火去關心別人,是神的愛牽動這個機構去把愛傳揚、互相協助。要獲得復康者和其家人的信任和配合,少些智慧、愛心和包容,也難走下這無人工的「義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