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我給自己放了一天假,沒有計劃出門,只是想好好地休息,拋下繁重的工作,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包括看一齣想看的電影、看一本想看的書、泡泡咖啡館、逛逛書店,去一處沒那麼多人的地方,看個日落,好好地讓腦袋放空,享受獨處的時間就好。
假期之前的好幾天,我便已經在期待,因為假期想做的事情平常都沒機會做,所以很想趁在假期裏一次過。
好不容易到了放假的前一天,我竟然為了終於可以放假而興奮得睡不著覺,腦裏一直盤旋著翌日七點鐘出門要去爬山,大概九點多回來後洗澡,然後看點書,到十一點就出去看電影,看完恰好去吃下午茶,再坐車去郊區逛逛,待到日落……一邊就計算著時間和節目,就這樣竟然徹夜失眠了。
翌日我很早就起牀,因為根本沒有睡好,但還是按原定計劃爬山,卻因為失眠而精神不振,回家洗澡後根本都沒精神再看書了,勉強撐住看了一套電影,在電影播放期間還呵欠連連,甚至不太記得電影的情節和內容了。接著只好打道回府睡午覺,自然其他的都沒做成。
也許我們都太習慣有計劃目標,如實執行,連假期生活也要這樣「目標導向」,結果是把自己弄得緊張兮兮,甚麼都沒做成。這就是「人閒心不閒」的緣故吧,假期實在用不著給自己這樣大的壓力,我看還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才是休息之道。大好假期就這樣給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