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作者:寶珠婆婆
幼稚園比別人多讀一年,因學習比人慢。小學被老師駡和被象牙間尺打手,因成績表滿江紅,同學對我敬而遠之,我被視為一個無心向學的壞學生。
小四那年郭艾玲班主任在班上講故事 – 十八世紀有一位因幼時遇上急性腦炎,導致失明和失聰的女孩,在導師安妮蘇利文對她不離不棄教導下,學習拼音、發音和閱讀,長大後畢業於哈佛大學,更成為美國殘障教育家,海倫凱勒讓我生命改變。
海倫凱勒憶述在學習初期對導師安妮蘇利文很抗衡。因長期在黑暗和不安的環境下,她不懂表達自己和信任別人,導師安妮蘇利文便把她的小手放在口唇上,向在水流中開始講第一個英文字 – 水「 water」。因水的流動和感觀令海倫凱勒領悟到用口出聲的發音技巧,在跌跌碰碰的學習過程中,磨練到她的堅毅,導師恆常的愛心和持續的耐性,感動這位赤子之心。
以上的傷殘成長讓小三考上尾二的我,加上班主任的循循善誘,令我由一個自我放棄,缺乏自信,不懂與別人溝通的個性,變成一個敢於表達,向標竿直跑的勤學生,兒時別人都不看好的我,早年亦獲取了兩個學位了。
去年在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看到手語即場翻譯,又一次令我想起海倫凱勒,開始學習手語,利用面部表情、嘴型和手勢,作日後教會事奉,願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