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kano(網絡圖片)

電影:KANO

作者:心田

你知道怎麼種出又大又甜的木瓜嗎?
就是在木瓜樹的根部釘鐵,讓木瓜樹以為自己將要死了,便拼命結出又大又甜的木瓜來。

這比喻是從一部台灣電影「KANO」看到的,這是一套真人真事改篇的棒球電影。講述台灣30年代日治時期,一隊由漢人、原住民及日本人組成叫「嘉義農林」的棒球隊,由從未贏過任何比賽的散漫球隊,到拿下全島冠軍出戰日本甲子園的傳奇故事。

「本瓜釘鐵釘」的種植法,亦在故事中比喻這隊弱勢球隊的逆境成長歷程,一班由農民子弟組成的雜牌軍,只有簡陋的訓練場地,簡單的基本裝備,以及「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的精神,就像蝴蝶蛻變般,打出歷史光輝的一頁。

儘管對棒球一竅不通,一套長達三小時,沒有明星的電影,也能看得異常地投入,而且深受感動。可能是因為看著一班小伙子,勞力不懈,同心合力,為著同一夢想永不放棄地奮鬥。這份熱血精神,彷彿能喚醒每個人曾經擁有過的追夢熱情,看畢電影後,持續被這股正能量充滿著。

偷書,借書,讀書

BookThief(網絡圖片)

電影:偷書賊

作者:雲雀

當死神認定人根本是無法獲得永生時,我心裡寒了,亦同時在心裡不定發問,又不斷回答: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當死神因著見證主角的故事而被感動,被文字觸動心靈而有想在人世間活一次的衝動,不期然使我想起一句話:「好書能使死人復活」,連死神也想活啊,上帝創造的文字,威力何其大。

偷書就是偷書,怎能說是借書呢?
但主角真的是借書,因他有還書。
讀書就是讀書,怎不會好好去讀?
而主角真的是讀書,且讀得很好。

看過偷書賊,讓我更肯定文字是極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為了讀書,寧願偷書,文字多吸引;讓女主角的生命影響生命。
為了別人,勇敢說書,文字多有力量;讓多人在文字間看見盼望。

文字啊,願你活在我心,讓我也好 好為文字活一次。

幻海奇緣

edward_scissorhands_ver3(網絡圖片)

電影:幻海奇緣

作者:蕭慧中

二十四年前的《幻海奇緣》,迄今依然是我最鍾愛的電影。

很久以前,一個老發明家創造了一個叫愛德華的男生,在快要完成這件作品時突然過世,留下了他和一雙還未換走的剪刀手。因緣際會下被帶到小鎮,一個他從未接觸過的世界。愛德華的出現令村莊帶來一絲生氣,尤其他與生俱來修剪花草丶寵物造型以及美髮的能力令他在當地相當受歡迎。他也漸漸地愛上了女主角金,對她產生了特別的情愫。他的與眾不同因為一些事情換來所有人的誤會以及不信任,最後只能躲藏在本來的古堡裡生活。

單純到像個孩子的愛德華初次踏入社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甚麼都不懂。鄰居對他會修剪草木和美髮趨之若騖,不斷地請求他幫忙,他都一一答應。他心儀的女生請他幫忙解開門鎖偷竊,他不懂分辨對錯,只要她說他就會應允。在他擁抱她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地,因為這雙剪刀手很容易會傷到她。這雙無比鋒利的剪刀手為他帶來過眾人的關切眼光,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傷害。一心想要救孩子,卻不慎弄傷別人,本來的關切眼光換上鄙夷。所有人圍捕他的時候,他只能逃跑,身旁陪伴自己的居然只有一隻小狗。他回望小鎮的眼神帶點迷茫,一個落寞的背影。他最終還是回到古堡生活,一個最安全的堡壘和無數個她的冰雕。

激戰

unbeatable(網絡圖片)

電影:激戰

作者:布鎮權

在二零一三年,有一部很賣座,很勵志的電影上映了,它就是《激戰》。這部電影的導演為林超賢,由張家輝和彭于晏等主演。這部戲,有笑有淚,既有溫馨場面,也有緊張佈局。對於當時正在迷失的我,正好鼓勵自己,藉此亦希望與大家分享,期盼大家把握自己的信念,活出彩虹。

電影中主要以自由搏擊比賽為題,令觀眾血脈沸騰之餘,亦帶出了不少人生的道理。電影中一句又一句的對白更是振奮人心,就如「在台上,不要怯,當你怯的話,你會輸足一輩子。」,「不放手,手會斷。放手了,信念,就會斷。」不論是如電影中的比賽,還是現實中的人生,只要當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就會明白到信念的確很重要,到最後亦只有選擇不放棄的人,才能成功。

激戰中的插曲《SOUND OF SILENCE》也是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當歌一邊播著,「在無盡的夢境裡,我一個人走在圓石鋪成的狹窄街道上…」在寂靜的黑夜中,我相信即使難題來了,只要我們抱著自己原有的信念,繼續堅守原則,努力向上,定能得到回報。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激戰。

夢想是要窮追呀!

goo1

(網絡圖片)

電影:不老騎士

作者:寶珠婆婆

電影中不時傳來對長者鐵騎士熱哄哄的打氣聲,「不老的騎士」勇勇勇,「不老的騎士」讚讚讚,「不老的騎士」Go Go Go。

台灣電影簡單有內涵,愈簡單愈考導演功力。當中參賽者有八個患心臟病、兩個患癌病,堅毅去完成十多天艱苦的電單車環島行。

參賽者桐叔懷念亡妻,妻子為廠房建立了基礎,克盡婦道,可惜她未能享受成果。桐叔懷念初次拖手如觸電,感情是細水長流。不是一夜情,現代人的愛情故事,結婚、離婚像漱口般容易。男人不懂表達,女人不了解男人,兩性矛盾,不懂珍惜。

長者的共通點都愛緬懷過去,重情念舊,現代人自私,良心也被狗食。回顧參賽者年青時的英偉相片,有如一面鏡,看到自已八十歲後的你是甚麼模樣?

夢想不是用世俗眼去衡量,即使電影中長住安老院的長者也有夢想,希望能出院在家附近走走,但因長期臥床,已無法實現夢想。

夢想要付諸實行,否則原地踏步,只是空談。老化不單指年齡,人不去尋夢,不是年齡或體力限制你,而是你無動力、猶疑不決作決定,拖拖拉拉不去推動、不去圓夢。

有夢想去製作大眾市民心聲,總好過花心力去上街遊行,少作鼓勵、缺乏溝通。讓正面的社會風氣,帶給下一代好模範。

「台彎電影」好好好,「台彎電影」盛盛盛,「台彎電影」Do Did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