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甜酸魚柳

unforgettable-taste-3
作者:梁璧君

從小到大,就吃的方面來說,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幸運兒。小時候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每每捉襟見肘,吃的東西都很平民化,清淡簡單,日常飯餐都是青菜白飯,多菜少肉,連調味料都適可而止,因此我們家在吃方面可算是十分健康的。

更使我感恩的是,媽媽有一雙巧手,在使用有限度的調味料,即奉行少鹽少油少糖的原則,而不用以煎炸的方式,光是用炆燉燴煮蒸的方法下,都能夠把最普通平凡的食材烹調得色香味俱全,使我們食指大動,吃得津津有味,媽媽也會不斷嘗試研製新的菜色來滿足我們的肚腹和味覺享受。

自長大後,人變得事多,在家吃飯的次數便漸漸少起來。媽媽掌廚而我又能在家的日子,媽媽會問我,想吃甚麼菜,我便會點「五色甜酸魚柳」。

這是一道營養豐富而色香味俱全的菜,配料是蕃茄、青椒、黃椒、紅椒、洋蔥,再加上主角鯖魚。可把配料以醋、少量的糖、鹽煮成醬汁,放入鯖魚來燴。因為配菜本身有不同的味道,因此煮出來的醬汁味道便不會太單薄了。這道菜沒有複雜的烹調技巧,簡單得來味道夠豐富,而且配菜(五色材料)與主菜(鯖魚)更是平分秋色,吃起來配菜給人爽脆清新的感覺,而鯖魚味道較淡,而且質感軟稔,醬汁正好可以把它的鮮味襯托出來,又因為鯖魚本身帶腥,如果不用煎的方式,那些配菜和醬汁正好把腥味稍為覆蓋。我從第一次吃的時候便已愛上了這一種難忘的味道。

我每次吃這道菜的時候,都能體會簡單平凡的材料,都能成就色彩斑爛的東西;就像平凡小日子裏的點點滴滴,都能交織出豐富精彩的人生。

回憶兒時的味道

unforgettable-taste-2
作者:顧小草

人長大了,偶爾依然會回憶起一些童年的事情,兒時吃過的某些食物。我是個嘴饞的小孩,很喜歡吃東西,不論是正餐,還是零食,都愛吃。對我來說,吃東西是很快樂的事情。

我出生在一個小村莊,與外公外婆一起居住。外公是個小生意人,外公外婆非常好客,時常招呼鄰居、親戚或朋友來家裡作客,一起用餐,享用食物。另外,外公外婆每次去市集,總會帶一些糖果、餅乾或水果回家。如果他們出去市集,我們姐弟們總會期盼著他們早點回家,能吃到美味的東西。在我記憶中,兒時吃的食物,總是很美味的。

我猜想也許是人長大了,吃過的東西多了,對食物的要求也挑剔了。有時,當我看見兒時吃過的食物,就想買回家,再次回味與外婆一起吃過的那種味道,懷念那種快樂的回憶。

從前,每年中秋節,外公外婆會在家鄉某間老餅家買伍仁月餅,那種味道很特別。今年中秋節,我與妹妹回家鄉探望外婆,外婆特意送我一盒那間老餅家的伍仁月餅。吃著的時候,就想起小時候,與外公外婆一起成長的快樂時光。

人長大了,很多東西會改變,但是人的回憶是很難改變的。總是喜歡某種味道,那是因為那種味道給我們帶來特別的回憶。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與他們享用每一頓飯,珍惜在一起美好的回憶!

特別的味道__苦中帶甘好滋味

unforgettable-taste-1
作者:梁麗平

讀小學時,每逢苦瓜當造的季節,外婆便經常烹飪以苦瓜為主的菜餚給我們享用。她的「煮意」變化多端,好像猪肉炆苦瓜啦,排骨苦瓜湯啦,魚肉釀苦瓜啦,還有雞蛋炒苦瓜等。

不過,無論外婆怎樣苦口婆心講解吃苦瓜的好處,我也拒絕進食,有時甚至「裝病」,寧願吃菜圃加白粥。

後來,我這「詭計」被外婆識破了,於是她編造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故事,試圖引發我對吃苦瓜的興趣。某天吃晚飯時,她端出一碟熱氣騰騰的猪肉炆苦瓜。我好奇地問︰「婆婆,什麼是人上人呀?」望著我一臉狐疑,她答道︰「就像妳考試得了第一名,人人都稱讚妳,這就是人上人了。」「吃了苦瓜就能做人上人嗎?」「當然啦,不信妳試試看。」

當時我半信半疑,但還是夾了一塊苦瓜放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暗暗對自己說︰「下定決心,不怕苦味,我要做人上人。」

外婆見我苦著臉子、皺著眉頭,笑盈盈地說︰「孩子,當妳吃多幾次後,便不覺得苦了,甚至還能吃出苦澀滋味後的甘甜來呢。」

外婆這一招果然奏效。漸漸地,我覺得愈吃愈好味,愈吃愈愛吃,有時還以苦瓜代替正餐呢。

直至今天,我依然記得外婆的拿手小菜,尤其是猪肉炆苦瓜,是天下間最難形容的獨特味道。

對我而言,即使是駛名中外的佳餚美食和山珍海味,也比不上外婆烹飪的猪肉炆苦瓜。因為嘗到苦盡甘來的滋味,所以我能《笑看苦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