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五名學生,五份工作都牽涉一份情在當中,使我成了個被壓榨的傻瓜。
「傻的嗎?放榜前都收百二啦!放榜後緊係收百五!」
沒錯,本人非自誇,蒙神恩賜,有幸於文憑試考獲五科最佳成績三十分,理論上可開價更高。在同學眼中,我是個笨蛋。
第一份補習是中介介紹的,今年中二,一個半小時只收一百三十五元。當時等着要錢,沒計較太多便接受了。剛開始時,學生是堅決閉口,不作一語,我把問題問的明顯—— 「是,或不是?」才勉強說是。後來多上幾課,熟絡了點,或許是建立了關係,他終願回答問題,願意抄寫,願意執筆寫字。還有甚麼鼓舞比看見學生進步更大?
我想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有時學生不明白,未能按進度完成課堂,我總不計較,常有免費加鐘半小時,然後重新檢視自己的選材。不應怪責學生的愚鈍。讓騏驥能千里,不過是順水推舟;讓駑馬學會跑步,乃至鍥而不捨,直奔標杆——我想,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當然,不應苛求自己,乃至於其他沒讀過教育的同齡人成一教育家,如此確是欺人太甚。不過聽說有人恃着三十五分佳績苛索三百元時薪,我真是「得啖笑」——豈知在你手中的不單是一棵搖錢樹,而是一條生命?
我唯有祝他早日找到些半山的富家子弟學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縱然今日補習老師失去這些種種責任,甚至不算是一老師,但難道補習老師和學生之間單單只有一個銀碼聯繫着?
本人有私人學琴,一個月要奉上一千四百元學費,加上生活費,區區點點補習薪酬根本頂不上。何不加價?我想是一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