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思恩
*道聲百周年徵文比賽 – 公開組 – 亞軍
媽媽從容不迫地注視蹦蹦跳的孫兒,眼神中流露滿足、喜悅之情。
「別踫!」我按捺不住下終於呼叫起來,打斷了興緻勃勃地抓著鐵閘往上爬的兒子。才一歲多的兒子回頭不敢對我正視,卻向婆婆拋下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媽媽立時張開雙手,將小孫兒擁入懷中,像是久別重逢一般,媽媽溫柔地對他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動作喔……」
猶記得媽媽是一個出名嚴厲的母親,她對我們三姊妹的要求甚高。她為我們不辭勞苦檢查功課、預備默書測驗考試、作成績的「賽後檢討」、安排學琴考琴等。或許,以今天的標準,我可以輕輕暗笑一下,並媽媽歸類為「上一代怪獸家長」,將一切看為理所當然,甚至為當年的「金鐘罩」納悶、抗議。但是,回想媽媽身為一個在職母親,一方面全職工作,另一方面照顧家庭及女兒,縱然有外傭相助,所付出的心機、時間、精神、體力,絕不是追求個人的滿足感、成就感或優越感,而是為我們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及氣氛。曾經,我也希望求證媽媽的動機,我不要成為她在親友前炫耀的「工具」,及後我發現這份「榮耀」頂多只是副產品,媽媽的核心價值仍是我們最大的利益和好處。
大半生過去了,昔日要管束的女兒們都已長大成人,談婚論嫁,生兒育女。今天,雖然媽媽的白髮在染劑下遮蓋,臉上總已留下歲月痕跡,心裏面呢?留下甚麼?這倒是我最記掛的事情。原來人家說:「種甚麼;收甚麼」是對的。從前媽媽盡力為我們揭開美好的一頁,引導我們心靈健康發展,如今我也懷著同一份共鳴的心願,願她每天快樂、滿足。所以,我要窺探究竟從前的歲月在媽媽的心裏留下甚麼?
結果是讓人震撼的,原來,努力付出過後,很實在地,從媽媽的心裏及眼神中,都流露著 – 孤單。
經過多年為我們而活的生活,媽媽早已放下自己,漸漸迷失己,最終忘記自己。從她對孫兒的著急、對自己喜惡的迷惘、對選擇的優柔寡斷、對時間的消磨……我觀察到她的孤單。空巢期,幼雀長滿翅翼,體貼的母雀並不留下牠們,讓牠們翱翔萬里,只是回首空巢卻只好了無目的地將技葉找來填滿,卻又見不得滿足及完整。此刻,我不禁問上蒼,難道勞碌一生,只有焚燒,沒有作為?我甚至知道今天的自己不會及不能成為媽媽的答案。時光亦不能倒流,雖然享受,但我們都不能回歸舊日光景。耳邊響起媽媽從前常說的一段話:「從來,家長就不求回報」原來這是媽媽早已知悉及預料,並願意全然押下的一注。我心裏肅然起敬,滿心佩服,但仍懇切求上天給媽媽尋回自己,追隨所願,縱然媽媽對此無甚意識,毫不著急,也不感興趣。
媽媽,我感謝你。你不但成全了我健康的成長,你犧牲的精神承傳下來,必將成為我兒子的祝福。
轉眼再看狡黠的兒子貪婪地享受婆婆的寵愛,我也收起一刻的管束,讓婆婆享受此時此光。心裏祈求:「願媽媽得著一份永恆的珍寶 – 乃非世界及年日所能給及奪去的禮物,將來重聚的把握及確據!」